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央行开展3000亿元MLF操作 “补水”量有限 机构预测2月底前资金面难转松

  • 创业
  • 2025-02-25 13:02:10
  • 4

财联社2月25日讯 (记者 曹韵仪)2月MLF到期量为5000亿,央行今日续作3000亿,相当于2月MLF缩量2000亿。同时今日有4892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还进行31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近期各类主要市场利率普遍走高,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正在向MLF操作利率靠拢,长短期倒挂现象加深。

央行开展3000亿元MLF操作 “补水”量有限 机构预测2月底前资金面难转松

市场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日央行开展较大规模逆回购,同时续作3000亿MLF,整体投放量高于到期量。背后是当前正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央行实施“补水”,有助于避免资金利率进一步上行。“考虑到当前DR007已较大幅度高于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不排除在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显著加快等影响下,央行持续实施公开市场净投放的可能。”

2月MLF缩量2000亿 央行继续以买断式逆回购替换MLF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2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0940亿元。

由于2月MLF到期量为5000亿,今日续作3000亿,相当于2月MLF缩量2000亿。不过,东方金诚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考虑到央行已在2025年1月开展17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为应对2025年2月MLF大额到期,已提前释放了大规模中期流动性。

“实际上,这是2024年10月以来的基本操作模式,即通过开展大额买断式逆回购,持续替换MLF,淡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这也意味着尽管2024年10月以来MLF持续缩量,但央行并未缩减中期流动性投放。”王青补充。

对于缩量平价续作的原因,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主要是因为MLF中标利率为2.00%,在目前环境下属于偏高水平,金融机构对MLF需求逐渐减少。

同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1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

王青指出,今日央行开展较大规模逆回购,同时续作3000亿MLF,整体投放量高于到期量。背后是当前正处于政府债券发行高峰期,央行实施“补水”,有助于避免资金利率进一步上行,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这也有助于控制政府债券融资成本。

近期资金面持续紧张,上周资金面面临税期、政府债放量、MLF到期三重压力,但央行仍然少量回笼流动性,银行持续缺负债。华福固收分析师徐亮认为,一方面虽然近期汇率压力有所下降但并未完全消退,央行稳汇率诉求仍在;另一方面,债市前期定价了过多的宽松预期,并且2024年央行多次对长债利率风险进行预期管理但效果不佳,可以认为此次资金面的状态也是央行预期管理的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紧张的资金面也导致银行负债端持续承压,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正在向MLF操作利率靠拢,曲线倒挂现象加深,这也意味着银行资金面偏紧,存单提价压力增加。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有明显上行,DR007则延续1月以来的较高水平,截至发稿,DR001报1.8194%,DR007报2.0915%。

本周资金面影响因素仍然较多,本周逆回购到期15261亿元,同业存单到期11470.1亿元,到期量为2020年以来单周最大量,到期续发压力大幅增加。此外,地方债发行继续放量,预计截至2月28日,新增地方债共发行7712亿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基调下,预计后续资金价格也不会持续维持在2%以上的水平,但从预期管理的角度来看,预计两会前资金面也较难明显转松。”徐亮认为。

一季度末或迎来降准降息窗口

业内人士认为,考虑到当前DR007已较大幅度高于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不排除在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显著加快等影响下,央行持续实施公开市场净投放的可能。未来主要市场利率上行空间也较为有限。

此外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之下,市场对于降准降息的预期不断落空。从历史上看,除2020年外,春节到“两会”期间,出台降息等重大政策调整措施的可能性都比较小。业内预计,考虑到近期稳汇率及防风险诉求下的紧资金状况,降准降息的窗口或推至一季度末至二季度。

“往后看,当前MLF余额仍然较高,未来以买断式逆回购替换MLF过程还会持续;综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外部经贸环境变化,以及整体物价走势,我们判断一季度末前后降息窗口有可能打开,届时MLF操作利率也将跟进下调。”王青认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的基调,但考虑近期稳汇率及防风险诉求下的紧资金状况、以及在CPI、信贷等数据超预期显示基本面修复的背景下,短期内或难迎来降准降息等总量宽货币操作,其落地时点可能会在两会后至二季度。

董希淼认为,在人民币汇率趋稳之后,下一阶段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仍然存在。降准除了向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之外,还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6.6%,但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5%“隐性下限”。预计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5%“隐性下限”或将打破,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政策调控功能将得到更充分发挥。”董希淼指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