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超10家险企高管开年迎变动

  • 情感
  • 2025-02-17 07:52:07
  • 10

超10家险企高管开年迎变动

  来源:北京商报

  保险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高管变动潮。2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据金融监管总局及保险公司发布的公告梳理发现,2025年开年以来,保险业已发生多起高管变动,这些变动涵盖了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等头部险企,也包括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银安盛人寿”)等中小险企,涉及的险企数量超过10家。

  在头部险企的高管变动中,中国人寿的高管变动尤为引人注目。中国人寿发布信息显示,2月14日上午,受中央组织部领导委托,中央组织部有关干部局负责同志出席中国人寿干部会议,宣布中央决定:李祝用任中国人寿党委副书记。

  2024年,中国人寿原总裁蔡希良接替白涛成为党委书记之后,该公司总裁的位置空缺至今。在业内人士看来,根据惯例,李祝用接下来有望出任中国人寿总裁。

  李祝用是一位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老将”,早在1998年8月就进入中国人保体系。长期负责法律合规方面工作,曾任法律与合规部、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法律合规部总经理等。2018年8月获委任中国人保副总裁。

  此次跨公司的调任,南开大学亚太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金融机构治理研究室主任郝臣分析表示,李祝用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从业经验。其中,在合规领域,他曾在中国人保担任法律和合规部门负责人,展现出卓越的合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新时期保险业治理实践中,这种合规能力尤为重要,也是成为一名出色总经理的重要前提。

  此外,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太平”)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委任李可东为该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于2025年1月23日生效。需要关注的是,自2024年以来,包括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太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内的四大保险央企的核心管理层均进行了重磅调整。

  “从我国四大保险央企的高层人事变动来看,政府组织部门和监管机构历来高度重视这些企业核心领导人员的任命。这主要源于四大保险央企在行业中的突出地位和广泛影响力,而相关领导人员作为险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治理主体,其能力和经验直接关系到险企的战略执行和长期发展。以李祝用为例,其任职背景和能力,可以说正是这一高标准、严要求的具体体现。”郝臣表示。

  中小险企的高管变动同样频繁。近日,工银安盛人寿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1月1日起,吴茜不再担任公司总裁职务。汇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董事长孙丹莹卸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据悉,孙丹莹自2023年12月获批担任汇丰人寿董事长,获批履职仅一年有余。

  除了公司发布相关公告,宣布董事长、总经理在内的高管发生变动,亦有部分险企的相关高管任职资格迎来监管的批复。如赵国栋获批出任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元章获批担任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存强获批出任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整体来看,2025年至今已经有超过10家险企的董事长、总经理迎来职位调整或相关人选迎来获批时刻。

  回顾2024年全年,险企一、二把手变动多达近70次。而在2025年开年以来,这一频繁的变动趋势有所延续。这些变动背后,既有高管到龄退休的自然更替,也有因业绩压力或股东调整导致的非正常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高管变动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专业化等趋势。越来越多的“80后”高管走向台前,担任保险公司的核心职位。在政策影响层面,随着保险业新“国十条”等规定的相继出台,监管机构对保险高管的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

  “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董事长、总经理等治理主体的引入。”在郝臣看来,保险业新“国十条”明确指出,要严格审核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完善保险机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审查机制,并强化对董事长和总经理履职情况的监管。从最近一年来行业高管的变动情况来看,保险业高管队伍正呈现出显著的“五化”趋势:严格化、年轻化、专业化、空降化和多元化。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