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凌晨
春节假期结束后,多只权益类基金将迎来发售期,市场有望再迎增量资金。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已有24家公募机构旗下33只(仅统计初始基金,下同)公募基金发布招募说明书,定档2月份开启发行工作。其中,包括鹏华上证科创板200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鹏扬中证A500指数增强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在内的9只基金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2月5日开始发行,其他基金产品则在之后陆续发行。此外,另有17只基金在春节假期前已启动发行工作,目前正在发行过程中。
权益类基金仍是公募机构重点布局的基金品类。在上述33只等待发行的基金中,有21只权益类基金,占比约为64%,超六成,涉及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等细分产品类型。
近年来,指数基金凭借风险分散、投资组合更为透明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在上述等待发行的21只权益类基金中,有9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和6只增强指数型基金。其中,有布局中证A500指数、中证A50指数、沪深300指数等宽基指数的指数基金,也有布局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等行业主题指数的指数基金。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公募机构而言,当前是布局权益类基金的一个较好时机。一方面,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很多优质股票估值比较低,具备较大投资价值;另一方面,这是公募机构对监管部门鼓励发展权益类基金的响应。”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5年的权益市场值得期待,看好科技行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杨德龙表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2025年经济复苏力度会进一步增强,政策利好也会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发展,后续权益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从行业来看,科技方向本身具有比较好的穿越周期的能力。一旦诞生‘杀手级’产品或技术,通常意义上将驱动科技行业进入创新大周期,从而催化科技方向大行情。我们重点关注AI硬件、汽车智能化、AI人形机器人以及AI算力等几大细分方向。”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刘元海表示,2025年A股市场值得关注,对科技行业充满信心。
有话要说...